疾病名稱:
羅素西弗氏症
ICD-10診斷編碼:
Q87.1
成因:
致病原因並不單純,主要與特定控制生長的基因調節異常所造成。 約六成患者是因為7號或11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出現異常。 但約四成患者的致病原因不明。
遺傳模式:
大多數病例屬於偶發性,即是患者家族中均無其他人患這種病。 雖有家族遺傳個案,但屬於少數。 家族個案中,有的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有的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患病率:
1/30,000 - 1/100,000
診斷方法:
主要依據臨床症狀來診斷,但很多症狀為非特定性,故較難單靠臨床表徵來診斷。 分子基因檢測(Molecular genetic testing)可確定約六成的診斷。 但有不少出現羅素西弗氏症病徵者的基因檢測結果呈陰性(即是正常),故陰性的基因檢測結果也不能完全排除確診羅素西弗氏症的可能性。
發病年齡:
出生前/新生嬰兒
主要病徵及影響:
子宮內生長遲緩 出生體重較輕 咖啡斑 餵食困難 低血糖 身材矮小 脊柱彎曲異常 小指較短並向內側彎曲 臉部特徵:前額凸出、小三角臉、下顎小、下巴窄、嘴角下垂 四肢長度不平衡 骨齡發展遲緩 腎臟問題 發育遲緩 學習障礙
治療方案(藥物及非藥物):
對於年輕患者,可考慮生長激素治療來加速生長及增加高度,但即使是早期開始治療,患者最終也未必能達到一般人之身高。
護理小貼士:
兒童患者需要多元化護理,以減低不同症狀的影響,例如生長遲緩、餵食困難、腸胃問題、低血糖症、肢體長短不均、脊柱側彎、活動及語言障礙。 家長需注意嬰兒患者的生長速率與營養狀況,出生後體重快速增加可能導致隨後發生代謝異常的風險增加。 減少進食高脂食物及少吃多餐,以助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的吸收。 患者通常有便秘問題,對於幼兒來說,便秘會減少他們的飢餓感,因而沒有胃口進食。 接受生長激素治療的好處是可改善身形比例、活動機能及胃口、減低低血糖症和過重的風險,但同時也可能會出現中樞性早熟及對胰島素產生抗性。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治療可延緩中樞性早熟及使者有機會生長至成人高度。 在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可請復健治療師協助訂製適當的輔助鞋,同時避免不良的姿勢影響其他部位的骨骼生長;若雙腿差距過大,可經骨科手術進行治療。生長部分,若於2歲時生長未能趕上標準,可考慮給予生長激素治療(目前健保僅給付經檢查後生長激素缺乏),但無法改善肢體長短之現象或。對於發展遲緩部分,可評估後接受早期療育以及語言治療。 長期跟進對於確定病情和成年後的適切護理至關重要。 羅素西弗氏症的患者身材較為纖弱矮小,他們可能會自我形象低落或產生自卑感,家長和老師適當的輔導及鼓勵有助於其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其他有用網站:
更多疾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