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再生不良性貧血症
ICD-10診斷編碼:
D61.9
成因:
大部分個案由於自身免疫系統攻擊造血幹細胞,而背後原因仍然未知。 部分個案與接觸有毒物質有關,例如苯,殺蟲劑,接受放射治療及化療等 只有極少個案與遺傳因素有關。病人會有TERT或NBN基因特變,而特變能傳給下一代。
遺傳模式:
大部分個案都是後天原因,只有少部分是因遺傳引起
患病率:
1/250,000
診斷方法:
醫生會透過驗血診斷再生障礙性貧血,因為個案病徵非特異性。 驗血結果會展示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的數量異常的少。 診斷結果可以透過骨髓活檢確認。
發病年齡:
任何年齡,但病發率以兒童和20-25歲人士為多。
主要病徵及影響:
疲勞、呼吸困難,尤是做運動時,心跳急促或心律不正皮膚蒼白,經常長時間感染,容易瘀傷,流鼻血或牙血,割傷時流血時間延長,皮膚紅疹,頭痛。
治療方案(藥物及非藥物):
如找到適合捐贈者,嚴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需要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若不幸未能找到適合捐贈者,他們將會接受免疫抑制療法。
護理小貼士:
由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屬於緊急醫療個案,當病人發現有關徵狀,應馬上送院接受診斷及相關治療,例如輸血,免疫抑制療法和造血幹細胞移植 白血球協助身體抵抗外來病毒細菌。由於病人白血球數量比正常少,他們更易受到感染。因此,他們應該避免進食生肉,乳類製品或未經煮熟之蔬果。白血球病人亦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以減低感染風險。白血球血小板有凝血作用。由於病人血小板數量比正常少,他們傷口癒合過程會較慢。因此,病人應避免激烈運動,以降低受傷風險。
參考文獻:
其他有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