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 Events | PublicationsRareChat

世界級的醫療體系 ● 並非人人都能受惠

2023年4月16日

根據彭博健康護理效率指數,香港醫療系統的效率多年來都位列世界第一。惟這套享譽國際的醫療系統,卻未能適切地照顧到十多萬罕病患者的需要。

大多數罕病患者的求醫之路都是難關處處。第一關是正確的診斷。由於病例少,醫護人員對罕病的認識和警覺性不足,加上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漫長,一個罕病患者平均需要5年時間、7個專科醫生才可確診。有些更罕見的病例,患者幾乎跑勻所有專科仍未能找到病因。

第二關是覆診。超過九成的罕病無藥可根治,一般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物理治療、藥物輔助等來減輕病患帶來的不適和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不少患者多種器官及身體機能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故覆診時要遊走於多個專科,小則數科,多則十數科,有時更要跨區求診,令患者和照顧者疲於奔命,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第三關是等候用藥。有患者好不容易才等到有針對性的新藥面世,但能否用藥尚是未知之數。如患者有能力長期負擔每年數十至數百萬元藥費,大可經醫生向衞生署申請,儘快用到未經註冊的藥物。否則,從新藥面世到在港註冊,再列入醫管局藥物名冊供醫生處方,以至到資助合資格病人服用,動輒十年八載。患者即使等到用藥的一天,也早已錯過治療最佳時機,醫療成效大打折扣。

由於香港沒有專為罕病而設的醫療政策和配套服務,在講求平等和具成本效益的醫療制度下,罕病患者的需要往往備受忽視。到底香港的罕病患者如何在醫療服務支援不足的環境下掙扎求存?請留意下週起陸續推出的患者故事。

由於香港沒有專為罕病而設的醫療政策和配套服務,在講求平等和具成本效益的醫療制度下,罕病患者的需要往往備受忽視。到底香港的罕病患者如何在醫療服務支援不足的環境下掙扎求存?請留意下週起陸續推出的患者故事。

撰文: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  曾建平

本文亦載於2023年4月16日東方日報港聞醫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