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傳訊及活動 | 出版物「罕罕」而談

《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理想與現實

2019529

  事隔十年,新一份《方案》終於在去年3月展開公眾諮詢,多月來,諮詢會看似不少,但事實上又能否達至有效溝通,帶來眾人翹首以盼的變革?

  筆者參加了數場諮詢會,觀察所得,簡述如下。

諮詢會設計-「人到、聲唔到」

  由康復諮詢委員會委託的理大顧問團隊,一年多以來主持多場諮詢會,成功吸引不少殘疾人士、照顧者及持份者參與。只可惜每場諮詢會只長約兩小時,在參加者眾的情況下被迫以抽籤方式進行,導致不少特意抽空出席、抱恙赴會的市民,不得發表己見,狀甚難堪,試問如何鼓勵殘疾人士持續參與?

  另一方面,諮詢會全程只有市民發言,顧問團不作任何回應,更別說沒有官員參與,諸項建議到底是好是壞,政府的採納理據,彷彿像百慕達三角般神秘難測,這真的是大家心目中的諮詢會嗎?

  市民需要的除了是被諮詢的機會外,更希望了解當局的政策思路,長遠規劃藍圖。難道就不能增長諮詢會時間,加入顧問團或官方回應時段嗎?

慈悲為懷顧問團、鐵石心腸硬指標

  在某場諮詢會中,一位因手術後遺症導致腦癱的老婆婆發言,哭訴自己近十年在醫療、社福機關申請康復服務,卻處處碰壁的案例;過程中不乏職員冷言冷語、嚴苛對待,最終被迫節衣縮食,把僅有剩下的綜援金尋求私家康復服務,為的只是不欲身體繼續惡化,希望維持僅有的身體機能。

  聽畢,顧問團眼眶通紅落淚,差點不能言語。但在同情背後,又有否深思現行制度的不足,大量服務需求者被門檻指標拒於千里之外的殘酷現實?顧問團的眼淚既反映自身的無奈,亦突顯他們的「無能為力」,到底顧問團能為殘疾人士記下多少意見,最終能透過《方案》改善的又有多少?

  老婆婆又還有多少個「十年」?

態度決心,昭然若揭

  現時康復服務需求者眾,殘疾院舍、小型家舍、特殊教育、家居照顧、就業支援等服務既不「到位」,其容量又長期「超載」,輪候時間愈拖愈長。隨著人口老化,殘疾人士數目必然繼續上升,情況只會倍加嚴峻。

  作為十年一度的《方案》,必須具備前瞻性規劃,充足釐定預算,為改善市民的健康福祉刻下苦工。但根據諮詢文件中的「康復需求程式」,政府對未來服務需求的測量方式居然是用「現有服務」的使用人數、輪候人數、新登記人數等數據為基礎以估算未來需求,完全無視十多年來社會對新增服務、降低申請門檻、接納更多申請的聲音與訴求。這些諮詢設計、指標、框限,徹底曝露了政府的態度和決心,「小修小補」,似乎已經跟政府劃上等號。

  有人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應需努力」;但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多長?

  諮詢會中,一位家長甚至向顧問團說:「我不求增撥資源,只望政府不要倒扣資源,我已感到欣慰,可以與孩子繼續堅持下去」。這是何等絕望的呼喊?在富庶繁榮的香港,《方案》能否像大台連續劇般,給我們一個大團圓結局?

Terry,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務發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