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及支持義工園地

《罕盟實習體驗分享 - 最終回 ! 》Chloe

2025年9月25日

在罕盟的實習中,我有機會深入參與病人倡議、政策研究以及社區活動,整個過程對我而言是一段非常珍貴的學習與成長經歷。從最初的接觸,到逐步融入團隊,再到能夠獨立完成部分工作,我對公共衞生工作的理解不再只停留於課堂理論,而是切實體會到它如何與現實中的人與事緊密相連。

回顧這段時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與患者和照顧者的互動。過去在學術學習中,我多數是從數據、政策或文獻的角度來理解疾病,但這次實習讓我聽到許多第一手的故事。無論是家訪還是病友組織分享中,我都能感受到患者及其家庭在面對疾病時展現出的韌性與勇氣。這些真實的經歷使我更清楚地意識到,公共衞生的工作核心不只是研究和政策,更是如何真正回應到人群的需要。

當然,實習並非沒有挑戰。對我來說,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主動與患者或家屬展開對話。由於我的性格較為內向,最初只是靜靜地觀察和聆聽,而不敢多發問或深入交流。但隨着時間推移,我開始學習如何在尊重病患的基礎上,勇於提出問題並展現關心。雖然這仍是我需要持續努力的地方,但我確實比以往更能自在地與人交流,這對未來的公共衞生工作至關重要。

除了人際互動上的成長,我也在這段實習中體會到跨領域協作的重要性。罕見病領域涉及醫療、藥物、政策、教育和社會支援等多方面,而非單靠某一方就能解決。透過參與研討會、與不同持份者會面,我看到非牟利機構如何在政府、醫療專業人員及產業之間充當橋樑。這樣的經驗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公共衞生專業人員在多方協調中的角色,也讓我學會在提出意見時,要兼顧不同角度的限制與可能性。

這段實習還讓我更認識自己。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擅長於把複雜的訊息整理並總結成較清晰的重點,無論是反思日誌還是簡報文件,都能幫助我把實地觀察與更廣泛的公共衞生議題連結起來。同時,我也更確定自己希望未來的工作能兼具人文關懷與專業貢獻,因為唯有兩者結合,才能讓公共衞生政策的成效正面地推動社會進步。

總結來說,這次實習經歷讓我對公共衞生有了更立體的認識。它不僅讓我獲得專業技能上的訓練,更重要的是讓我體會到同理心、文化敏感度以及合作態度的重要性。這些軟技能或許難以量化,卻是實踐公共衞生不可或缺的基石。未來無論走向政策研究、國際組織或非牟利機構,我都希望能延續這段實習中學到的精神,把專業知識與對人群的關懷結合起來,為推動健康公平和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盡一份力。

作者:實習生 高曉林 (港大公共衛生碩士課程)